首页

源码搜藏网

首页 > 开发教程 > 软件工程 >

缺陷驱动的流程优化和技术引进

创建时间:2013-05-06 18:02  

  软件领域一个非常大的特点是流程和技术变化相当的快。作为一个软件企业,面对日新月异的开发流程和开发技术,何时、如何选择及引进新的流程和技术变得十分重要。这篇文章主要讨论的是进行选择和引进时的出发点,我称之为“缺陷驱动”。

  什么是缺陷驱动?

  这涉及到引进新技术的根本原因。其实很简单,就是为了解决软件开发过程中遇到的问题。但是实际操作时,面对外界的宣传和影响,人们往往会偏离这个初衷——从追求问题的解决到追求技术的“先进与流行”。

  学习引进一种新的技术,新的开发方法和流程,根本的原因不是因为它有多新,有多少人使用,有谁的推荐,而是它是否能够实际的解决你所面临的问题。

  缺陷驱动就是说,在软件开发过程中遇到了无法解决或者难于解决问题,才去考虑选择能够解决问题的新技术和方法。否则保持不变。

  缺陷驱动的关注点是缺陷而不是技术

  以解决工作中遇到的问题为出发点来引进新的技术,才会在这个过程中以问题以及自身的情况为中心,看技术是否适合自身,而不是以技术为中心,看它有多少优点。从这个角度思考也许能够更深入的了解技术。另外,这样对于一个组织来说,是一种自然的成长过程,而不是拔苗助长。

  特别是对于引进软件开发流程(比如敏捷开发),这一点更有用。因为不存在一个标准的流程对于所有的组织都适用,组织都需要根据自身的情况进行裁剪,并且根据遇到的问题,首先引进能够解决当前问题的部分,再慢慢考虑其他部分。

  发现问题

  由于缺陷驱动提倡的是有了问题才行动,所以,在这种思路下,是否能够及时的发现问题变得十分的重要。记得之前看过的一般管理相关文章中提到过,管理者的首要任务是发现问题。

  如何及时的发现问题?

  其实缺陷驱动要避免的是两个极端:一是过分保守,无视技术的发展,可能会被淘汰;一是激进,为了技术而技术,为了流程而流程,拔苗助长。

  采用缺陷驱动有下面几个好处:

  PS:对于缺陷驱动思考的不是很深刻,写出来算是一个阶段的总结,还要在工作中实践以慢慢的完善。

0 0   标签: 缺陷驱动   
上一篇:由外而内看敏捷软件开发(上)——从业务视角看敏捷
下一篇:在敏捷世界中构建软件平台的五项首要挑战

相关内容

热门推荐