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

源码搜藏网

首页 > 开发教程 > 软件设计 >

微博CacheService架构浅析

创建时间:2015-03-09 22:54  

  微博作为国内最大的社交媒体网站之一,每天承载着亿万用户的服务请求,这些请求的背后,需要消耗着巨大的计算、内存、网络、I/O等资源。而且因为微博的产品特性,节假日、热门事件等可能带来突发数倍甚至十几倍的访问峰值,这些都对于支撑微博的底层基础架构提出了比较严苛的要求,需要满足:

  1. 每秒数十万的用户请求
  2. 数据更新的实时性
  3. 服务请求的低响应时间
  4. 99. 99%以上的服务可用性

  为了满足业务的发展需要,微博平台开发了一套高性能高可用的CacheService架构用于支撑现有线上的业务系统的运转。但“冰动三尺非一日之寒”,微博的Cache架构也是经历了从无到有,不断的演进过程。

  基于MySQL的Web架构

  最初的微博系统,系统的访问量都比较小,简单的基于数据库(MySQL)已经能够满足业务需求,开发也比较简单,简单的架构示意图如下:

微博CacheService架构浅析

  随着微博的推广和名人用户入驻微博,带动了用户量的快速增长,访问量也与日俱增,这个时候,简单基于MySQL的架构已经略感吃力,系统响应也比较缓慢。因为MySQL是一个持久化存储的解决方案,数据的读写都会经过磁盘,虽然MySQL也有buffer pool,但是无法根据业务的特性做到很细粒度的控制。而在微博这种业务场景下,配置了SAS盘的MySQL服务单机只能支撑几千的请求量,远小于微博的业务请求量。

  基于单层Cache+MySQL的Web架构

  针对请求量增大的问题,一般有几种解决方案:

  1. 业务架构改造,但是在这种场景下,这种方案的可行性不高。
  2. MySQL进行从库扩容,虽然能够解决问题,但是带来的成本也会比较高,而且即使能够抗住请求量,但是资源的响应时间还是无法满足期望的结果,因为磁盘的读取的响应时间要相对比较慢,普通的15000转/分钟的SAS盘的读取延迟平均要达到2ms以上。
  3. 在MySQL之上架构一层缓存,把热门请求数据缓存到Cache,基于Cache+MySQL的架构来提供服务请求。

  考虑到整体的改动和成本的因素,基于方案3)比较适合微博的业务场景。而应该使用什么类型的Cache比较合适呢

  比较常见的Cache解决方案有:

  1. Local Cache,通过在Web应用端内嵌一个本地的Cache,这种的优势是访问比较快,但是存在的问题也比较明显,数据更新的一致性比较难保证,因此使用的范围会有一定的限制。
  2. 单机版的远程Cache,通过部署一套远程的Cache服务,然后应用端请求通过网络请求与Cache交互,为了解决应用的水平扩展和容灾问题,往往通过在client层面来实现数据的路由等。
  3. 分布式的Cache,Cache服务本身是一个大集群,能够提供给各种业务应用使用,并提供了一些基本的分布式特性:水平扩展、容灾、数据一致性等等。

  从系统的简单性考虑和微博场景的适用问题,最终选择了2)的方式,基于开源的Memcached来作为微博的Cache方案。

  Memcached是一个分布式Cache Server,提供了key-value型数据的缓存,支持LRU、数据过期淘汰,基于Slab的方式管理内存块,提供简单的set/get/delete等操作协议,本身具备了稳定、高性能等优点,并在业界已经得到广泛的验证。它的server端本身是一个单机版,而分布式特性是基于client端的实现来满足,通过部署多个Memcached节点,在client端基于一致性hash(或者其他hash策略)进行数据的分散路由,定位到具体的memcached节点再进行数据的交互。当某个节点挂掉后,对该节点进行摘除,并把该节点的请求分散到其他的节点。通过client来实现一定程度的容灾和伸缩的能力。

微博CacheService架构浅析

  这种架构经过一段时间的蜜月期后,也逐步遇到了一些问题。

  Cache资源组是按业务去申请,当业务特别多的时候,Cache资源组也会很多,这个时候要对这些资源进行运维管理如调整,将会变得不容易。而且随着时间的演进,一些比较古老的资源年老失修的情况,要进行运维调整就更为不容易。

  会用和用得好是两个不同概念。如果Cache架构需要每个业务开发很熟练才能够用得好,而不会因为Cache的不当使用而导致线上服务出现稳定性问题、以及成本的浪费等各种问题的话,这种对于需要陆续补进新人的团队现状而言,出问题将会是一种常态。 因此要解决这种问题,那么需要提供一种足够简单的Cache使用方式给业务应用方,简单到只有set/get/delete等基本命令的操作,而无需要他们关心底层的任何细节。

  分布式CacheService架构

 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,微博的Cache服务架构进行了演进,通过把Cache服务化,提供一个分布式的CacheService架构,简化业务开发方的使用,实现系统的动态伸缩容、容灾、多层Cache等相关功能。

  CacheService架构示意图如下:

微博CacheService架构浅析

  系统由几个模块组成:

  Proxy启动后会去从config Service加载后端Cache资源的配置列表进行初始化,并接收configService的配置变更的实时通知。

  目前微博平台部分业务子系统的Cache服务已经迁移到了CacheService之上,它在实际的运行过程中也取得了良好的性能表现,目前整个集群在线上每天支撑着超过300W的QPS,平均响应耗时低于1ms。

  它本身具备了以下特性:

  目前微博的分布式CacheService架构在简化了业务开发使用的同时,提高了系统的可运维性和可用性。接下来的架构的改造方向是提供后端Cache资源的低成本解决方案,从单机的存储容量和单机的极限性能层面不断优化。因为对于微博的业务场景,冷热数据相对比较明显,同时长尾数据请求的比例也不小,因而如果减少了Cache的容量,那么会导致后端资源无法抗住请求,而扩大Cache的容量,又会导致成本的浪费。而全内存的解决方案相比而言成本相对比较高,所以热数据存放到内存,基于LRU的策略把冷数据交换到固体硬盘(SSD),这是一种可能选择的方向。

11 0   标签: 缓存 Memcached   
上一篇:MVC vs. MVP vs. MVVM
下一篇:大型网站架构演变和知识体系

相关内容

热门推荐